? ? ?油用牡丹是近年來各地比較熱門的一種新興優良木本油料植物,一次種植多年受益,被稱為“鐵桿莊稼”。2011年牡丹籽油被衛生部批準為新資源食品,進入食用油行列,從此油用牡丹在全國得到大力發展,成為集觀賞、藥用和油用價值為一身的經濟生態樹種。在山地、丘陵地帶進行退耕還林的同時,積極進行油用牡丹造林間作意義重大。
????地塊選擇油用牡丹耐干旱、瘠薄,抗寒能力強,適應范圍廣,因此一般情況下都可以種植。但是要想高產、穩產、優質,一定要科學選擇合適的栽植地塊。根據油用牡丹的生長習性和特性,造林地盡量選擇地勢較高、陽光充足、土層深厚、土壤肥沃、質地疏松、排水良好的沙壤土,pH值6.5~8,忌選鹽堿、黏重、低洼的地塊。如氣候潮濕、高溫、降雨量大且排水不暢的區域不能盲目發展,必須經過區域性栽培試驗,然后確定是否發展油用牡丹。
????品種選擇目前油用牡丹主要品種類型有‘鳳丹’、‘紫斑’兩個?!习摺档俸涓稍锷鷳B型,抗逆性強,適宜低溫和干旱氣候。建議選擇在海拔800m以上的中山及亞高山區域種植,如我國陜西、甘肅和河南西部?!P丹’牡丹屬高溫高濕生態型,較耐濕熱,建議選擇在海拔800m的低山丘陵及平原地區發展,如安徽、浙江、江西北部等地。雖然有研究‘紫斑’牡丹有些品種的種子產量、籽油品質等優于‘鳳丹’,但‘鳳丹’品種因結籽量大、出油率高、適應性廣、生長勢強、種苗充足,目前仍是發展油用牡丹的主要品種。
????造林模式油用牡丹種植密度應根據不同的栽植模式合理確定,不能等同傳統種植藥用牡丹種植密度,密度不宜過大。一般根據不同立地條件、間作樹種栽植不同的密度。
????在土壤貧瘠的地方,每畝種植2000~2700株,株行距為50cm×60cm或40cm×60cm。土壤肥沃的地方,每畝栽植1500~2000株,株行距為60cm×70cm或50cm×80cm。
??? 在果樹地、林地間作套種時,選擇與牡丹水肥需求習性相近的林果樹種,同時要求其冠幅不易過大,通風性好,枝葉遮陽率在50%以下,否則將影響油用牡丹開花結實。建議與核桃、文冠果、花椒、大棗等木本油料或堅果類樹種間作,文冠果與油用牡丹的套種模式尤其值得廣泛推廣。“上喬下灌”,文冠果樹給怕曬的油用牡丹遮陽,又彌補了只種文冠果樹而樹冠下不能種植其他農作物的缺陷,而且文冠果和油用牡丹都耐旱,耐貧瘠,山坡荒地就可種植。油用牡丹的株行距60cm×100cm,一穴單株,每畝1500~1800株,間作樹種行株距為5m×3m、5m×4m栽植。
????整地整地時土壤要深翻30~40cm,每畝施用150~200kg餅肥或腐熟的廄肥1000~1500kg,40~50kg復合肥作為底肥。同時每畝施入10~15kg辛硫磷顆粒劑和4~5kg多菌靈等作為土壤殺蟲殺菌劑。土壤耙平后,做畦。整地時,根據每塊地的地勢,做好排水通暢,不宜積水。氣候干燥的地區可直接栽植。多雨潮濕地區要做埂栽植,防止積水造成牡丹死亡。
????栽植中原地區油用牡丹栽植時間以9月中旬至10月中旬為宜,最遲不超過10月底。長江流域適宜在9月底至11月底。西北、東北地區適宜在8月底至9月底,地溫18℃~23℃。栽植過早,土壤濕度大,易引起爛根或秋冬季抽發新梢。另外,由于氣溫偏高,還會造成移植苗成活率低。栽植過晚,當年難形成新根,來年長勢弱。
????一般選擇三年生‘鳳丹’實生苗最佳,要求苗木新鮮、健壯、無病蟲害。栽前首先依據苗木根系多少、主干的粗壯程度、芽體的大小進行分級,一般相同等級的苗木栽植在同一塊土地上。分級后用800倍液福美雙浸泡5~10分鐘,在陰涼處放置1~2天,晾干后即可定植。
????定植前可用l‰的高錳酸鉀等殺菌劑整株消毒。用1‰生根粉對苗木根系進行處理,以減輕病蟲害的發生和促進傷口愈合、新根生成,提高苗木成活率與生長勢。
????栽植前,苗木主、側根系過長部分應短截。栽植時視苗木的根系而定,根系發達側根較多的苗木,應挖窩栽植,根據株行距挖口徑20cm、深度為25~30cm的穴,苗放入穴內根部不彎曲為準。一穴栽入健壯種苗一株或較弱種苗兩株,使根頸部低于地平面1~2cm,務必保持根部舒展,然后填土踩實,務必使根土密接。澆定根水,以達到土壤與根系充分接觸,防止透風造成苗木死亡。
????無側根或側根較少的小苗用寬度為20cm的鐵锨插入地面,別開一個寬度為5~10cm、深度為25~30cm的縫隙,在縫隙兩端各放入1株牡丹小苗,拔出鐵锨,苗向上輕提,使根頸部稍低于地平面1~2cm,踩實使根系與土壤緊密接觸,澆定根水。栽植后按行封成高10~20cm的土埂,以利保溫保濕。氣候潮濕、降雨量大的地區,栽植苗木前應先作埂,然后將苗木按以上方法栽植到事先作好的埂上為佳。栽植時也可開溝種植,開溝深度以苗齡的大小而異,一般開溝深度為25~35cm,開溝后苗木以10~15cm一字排開,排好后及時覆土,使根頸部低于地平面1~2cm,務必保持根部舒展,然后踩實使根土密接。栽植后按行封成高10~20cm的土埂,以利保溫保濕。
????幼林撫育①鋤地。油用牡丹生長期需要勤鋤地,開花前需深鋤,深度可達3~5cm。開花后要淺鋤,深度控制在1~3cm。
????②追肥。牡丹栽植后第一年,一般不追肥。第二年開始,每年追肥2次。第一次在春分前后,每畝施用40~50kg復合肥。第二次在入冬前,每畝施用150~200kg餅肥,40~50kg復合肥.第三年開始結籽后,每年施3次追肥為好,即開花前半個月噴灑1次以磷肥為主的肥水,開花后半個月追1次復合肥。采籽后至入冬之前,采用穴施或條施,將有機肥與復合肥混合,1次是入土壤,以確保來年足量開花結籽。
????③澆水。牡丹為肉質根,不耐水濕,應保證排水疏通,避免積水。不宜經常澆水,但在以下情況下仍需適量澆小水或滴灌:一是1~2年生小苗在土壤干旱時;二是在特別干旱的炎熱夏季;三是大苗在嚴重干旱的年份;四是在追肥后土壤過分干旱(噴灌更好)。特別是開花前后或越冬封土前,要保證土壤墑情適中。
????④整型修剪。苗木定植后需“平茬”,以促單株盡量多的產生分枝,盡快成形,提高產量。整型修剪措施根據枝葉分布空間在春季和秋季靈活掌握,第2~4年牡丹要定枝,從栽植第2年起,應根據長勢定枝,春天新芽長至10cm左右時,挑選4~5個生長健壯、分布均勻的保留下來,作為主要枝干,其余全部剪掉。以后每年秋季視株形、長勢選留基部萌蘗枝(土芽枝)作為枝干培養,逐漸使植株逐壯大、豐滿,土芽枝無利用價值時要及時抹除,以免影響整體樹形。5~10年生牡丹要壯枝,栽種5年以上的牡丹長勢強勁,主要通過修剪控制枝條的數量,使植株健壯、株形圓整。秋季根據株形剪掉弱枝、病枝、枯枝,并及時清園,集中燒毀或深埋,以減少來年病蟲害發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