苗木在公園綠化中占主導地位。在完成公園綠化工程的植物配置栽植后,后期的精心綠化養護技術措施是十分重要的。否則再好的苗木,再成功的配植,也難以充分達到其景觀效果。那么對于公園里的苗木應該如何做好綠化養護呢?怡軒園林綠化公司與你講講:
一、土壤管理
中耕是綠化養護土壤管理的重點。進行中耕可以減少水分蒸發,改善土壤通氣狀況,促進微生物活動,提高土壤肥力,使游客踩實的園土恢復疏松。結合中耕除草,可減少水份、養份消耗,減少病蟲害發生。灌木和中小喬木每年應在根際冬耕一次。較大的喬木2~3年冬耕一次,冬耕深度為20cm,中小喬木和灌木可略淺。
二、苗木施肥
園林綠化苗木由于長期生長在同一地點,很容易造成營養元素的不足,應該及時施肥補充,以滿足苗木生長發育的需要。 為了提高樹體的營養水平,每年的綠化養護在冬季都應施基肥。對土壤質地較差而苗木生長較弱的地方,除冬季施基肥外(腐熟的堆肥,胸徑8cm~1Ocm的大樹,一般每株施50kg即可),綠化養護時還應在其生長季節內施追肥。也可向葉面噴施0.2%~0.3%尿素,同時結合噴施除蟲藥液。合理的追肥可以調節樹體的不同物候期內的養分供求矛盾,減少落花落果,使花、葉繁茂,果色鮮艷,所以對于觀花、觀果苗木,在花芽分化期追肥和花后追肥都很重要,對一般初栽2~3年的苗木,每年在生長期進行1~2次追肥也十分必要。
三、澆排水管理
公園中的苗木栽種量比較大,因此在進行綠化養護時要根據不同苗木生物學特性的差異,抓重點和關鍵,采取合理的灌溉和排水措施。
1.早春澆水:有利于新梢和葉片的生長,也有利于開花和坐果。是促進苗木健壯生長,花繁葉茂的關鍵。一些淺根性不耐旱的珍稀苗木或重點游覽區的苗木,每年春天都應澆水。
2.生長期澆水:尤其是花芽分化期澆水,有利于花芽分化及果實發育,對觀花、觀果的苗木非常重要,注意在苗木補水同時,要重視雨季的排水,特別是耐水性很差的樹種,若遇水澇淹沒地表,必須盡快排出積水,否則易發生澇害甚至死亡,對越冬性差的樹種,在入冬前應灌防凍水。
四、苗木修剪
合理修剪能夠調解和均衡樹勢,使苗木生長健壯,樹形整齊,樹姿美觀,著花繁密,同時還可提高植物的抗病蟲能力,也增強了觀賞效果。但公園內的苗木除特殊需要外,一般應讓其自然生長,綠化養護時不要隨便對苗木進行整形。它們大多為自然式樹形,修剪只需將稠密枝、病蟲枝、枯枝及擾亂樹形的枝條剪除即可。
公園苗木綠化養護的修剪一般可自深秋落葉后到早春萌芽前進行,此時為冬季修剪時期。對觀果灌木,花后只能輕度修剪,以保留更多的觀果枝;冬季修剪,尤其是重剪或某些越冬性較差的苗木修剪,最好在早春萌芽前進行,以免剪口受凍而留下枯樁。
五、病蟲害防治
防治病蟲害是公園綠化養護管理的重要環節,應以“預防為主,綜合治理”的原則防治病蟲害。把植護工作當作公園綠化養護的一部分,在規劃時應充分考慮當地的病蟲害,加強對引進苗木的檢疫工作,防治病蟲害傳入本地還應加強完善病蟲害預測預報制度,安排專人負責植保,開展防治措施,在病蟲害發生關鍵時期,及時防治。
公園苗木綠化養護病蟲害的具體做法:
在早春發芽期,用滅菌靈、甲基托布津等藥劑噴霧,可殺死越冬病原物,防止某些浸染性病害的發生。在生長季節,每1O~15天噴施代森鋅、滅菌靈等殺菌劑連續2~3次,可抑制多種病害發生,在一些害蟲的孵化盛期,用殺蟲劑噴1~2次可滅殺一些初孵幼蟲或若蟲,有效地抑制某些蟲害的發生。
在秋冬季的綠化養護時徹底清除枯枝、病葉,結合修剪剪去病蟲枝,摘除越冬蟲囊,集中燒毀,可消滅一些病蟲傳染源及害蟲越冬的成蟲、若蟲、蛹卵等,減少翌年病蟲害的發生。
點擊“綠化養護”了解更多—
廣東怡軒園林綠化公司主要以:園林綠化工程、綠化養護、綠化景觀設計為核心業務,公司實力強大,苗木基地面積廣闊,價格實惠;是小區、工廠、企業單位綠化以及道路景區建設的優選工程養護服務商;其中怡軒園林綠化公司的苗木基地遍布廣東,其中珠三角為我們的重要基地,一站式服務,園林綠化公司專業的服務品質、口碑良好,是廣大客戶信賴的保障。如有需要,歡迎撥打服務熱線130-4708-8979或登錄我們的官網http://www.mgg123.cn在線咨詢,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