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園林綠化養護植物病蟲草害的防治過程中,因多種原因往往會出現各種藥害,對植物的組織或器官如花朵、葉片、莖桿等造成污染和傷害,輕者出現落葉、落花、落果,重者導致植株死亡。 一般來說,藥害可以分為急性藥害和慢性藥害,前者是指施藥后12小時至十幾天內表現出異常形態,如葉片或果實出現斑點、黃化、枯萎、皺葉、落葉和落果等;后者是指園林綠化養護施藥后經過較長時間表現出的藥害癥狀,如光合作用減弱、成熟期延遲、矮化畸形、色澤差等等。因此,對于農藥比較敏感的綠化植物,在園林綠化養護進行防治病蟲害時,正確選擇農藥及使用方法尤為重要。
1.有目的地選用對癥的農藥
可根據農藥使用范圍及方法,在園林綠化養護前先進行試驗,采用噴霧、噴粉、涂葉、涂莖、灌根、針刺等方法施藥,經過一段時間(7天左右)觀察有無藥害情況,同時與不施藥的植物作對照。特別是在使用一種新型農藥之前,這個步驟不能少。
2.避免在花木敏感期用藥
在不同的生長期對農藥的忍受能力是不一樣的,一般成熟的組織耐藥性強,而幼嫩多汁的組織對藥劑敏感,故施藥時要區別對待。此外,大部分花木在花期對農藥十分敏感,應慎重用藥。避免在花木的某個部位施藥過多。噴霧時要求霧點粗細適中,不能把噴頭太靠近花木。要根據藥劑不同的性質,選擇多樣的施藥方法。
3.原藥和水的質量要好
劑原藥藥液要清亮透明,無絮狀物,無沉淀,加入水中能自行分散,水面無浮油。粉劑農藥要求不結塊,粉粒粗細適度;可濕性粉劑原藥加入水中能溶于水并均勻地分散。稀釋農藥的水要求用干凈的軟水,不能使用含有雜質的塘水、坑水,或含鈣、鎂離子過多的硬水。
4.濃度要適當
農藥在不同的植物上使用,都有一個安全的濃度范圍,人為地超出這個范圍則會對植物造成藥害。因此,配藥之前必須準確計算,嚴格稱量。新農藥使用前必須進行小面積藥效試驗,以確定其安全使用濃度。藥液要隨配隨用,配好后不可久置,否則會發生沉淀或有效成分分解的現象。施藥次數要適當,施藥次數過頻也易發生藥害。一種農藥的施用次數是由病蟲為害頻率和藥劑的持效期所決定,在園林綠化養護過程中要靈活掌握,因地因時制宜。
5.注意農藥的混用禁忌
混用有諸多優點,但必須注意有些農藥混用后會發生反應,毒性增大。如有機磷農藥與堿性藥劑、乳油劑與某些水溶性藥劑、波爾多液與石硫合劑等,混用后既降低藥效,又誘發藥害。
6.注意施藥時的天氣條件
大部分農藥在高溫下施用易造成藥害。 合劑、松脂合劑以及一些揮發性較大的農藥品種,在氣溫超過35℃以上時禁止施用,否則易引起藥害。強堿性農藥在空氣濕度過大時也易造成藥害。
7.補救措施
在園林綠化養護過程中使用農藥造成藥害后,可采取一些解毒措施
一是噴施高錳酸鉀溶液
高錳酸鉀是一種強氧化劑,對多種化學物質都具有氧化分解作用,噴灑6000倍的高錳酸鉀溶液,能有效緩解藥害。
二是用清水沖洗
如果因施藥濃度過大而造成藥害,要用噴霧器裝滿清水,朝葉片上反復噴洗,以沖去殘留在葉片表面上的藥劑。
三是禁用同類藥
在藥害尚未完全解除前,盡量少用農藥,尤其是同類農藥要停止施用,以免加重藥害。
四是及時施肥澆水
植物發生藥害后,在園林綠化養護時應結合澆水補充一些速效化肥,并中耕松土,可促進植物恢復正常的生長發育。同時,在葉面噴施0.3%至0.5%尿素、0.2%至0.3%磷酸二氫鉀溶液等,以改善營養狀況,增強根系吸收能力。操作時,應將葉背面噴勻,噴施時最適溫度為18℃至25℃,時間宜選在上午10時前和16時后進行。
點擊“園林綠化養護”了解更多—
廣東怡軒園林綠化公司主要以:園林綠化工程、園林綠化養護、綠化景觀設計為核心業務,公司實力強大,苗木基地面積廣闊,價格實惠;是小區、工廠、企業單位綠化以及道路景區建設的優選工程養護服務商;其中怡軒園林綠化公司的苗木基地遍布廣東,其中珠三角為我們的重要基地,一站式服務,園林綠化公司專業的服務品質、口碑良好,是廣大客戶信賴的保障。如有需要,歡迎撥打服務熱線130-4708-8979或登錄我們的官網http://www.mgg123.cn在線咨詢,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