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央氣象臺監測顯示,3月14日至15日,北方多地出現揚沙或浮塵,北京、河北北部、山西北部、內蒙古中西部、甘肅西部等地出現沙塵暴,局地出現能見度不足500米的強沙塵暴。據氣象衛星估算,可視的沙塵區面積約為46.6萬平方公里,這也是近10年來影響我國最強的一次沙塵天氣過程。此次沙塵天氣從何而來?將持續多久?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氣象局、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的有關專家。
“本次影響我國北方地區的沙塵主要起源于蒙古國,由于蒙古氣旋發展強盛,沙塵隨著氣旋后部的冷高壓東移南下,影響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。”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主任張碧輝表示,3月以來我國北方地區氣溫偏高,持續的靜穩天氣導致冷空氣勢力堆積,氣象條件總體有利于大風和沙塵天氣生成。同時,降水稀少,土壤濕度偏干,地表條件也非常有利于沙塵天氣發生。從目前的情況看,本輪沙塵暴不僅強度大,而且影響范圍非常廣。
國家林草局調查規劃設計院教授級高工孫濤告訴記者,在蒙古國和我國北方仍有大面積荒漠化土地,植被覆蓋稀疏,容易起沙。本次發源于蒙古國的冷空氣勢力較強,加上近期蒙古國和我國北方降水較少,基本沒有積雪覆蓋,形成了從地面向空中的氣流活動。
不少公眾擔心,這種大范圍沙塵天氣是否會形成常態?張碧輝告訴記者,春季本就是沙塵天氣高發季節,此次北方多地遭遇的沙塵暴確實強度偏大,但這種極端氣象條件比較罕見,不太容易成為常態,公眾不必過分擔心。孫濤也表示,沙塵暴是一種自然現象,每年春季冷空氣活動勢力較強,地表植被較少時,就會發生沙塵天氣過程。雖然沙塵天氣很難消除,但是可以通過生態建設,盡量減少地表沙物質向空中輸送,達到減輕沙塵危害的目的。
目前,沙塵還在繼續向東南移動,將陸續影響河南、山東等地。3月15日,中央氣象臺發布沙塵暴黃色預警:受冷空氣影響,16日,河北南部、山東、江蘇、安徽、甘肅西部、內蒙古西部等地受高空沙塵輸送影響,仍將有揚沙或浮塵天氣。“到17日,風向將轉為偏東,且在下游江淮一帶會出現比較明顯的降水天氣,所以不會出現沙塵天氣長時間在京津冀地區來回打轉的情況。”張碧輝說。
氣象專家提醒,沙塵天氣時空氣質量差,公眾應盡量減少外出。沙塵來襲期間風力強勁,能見度下降明顯,出行需注意交通安全,遠離廣告牌、臨時搭建物等,以免發生意外事故。公眾外出需注意利用帽子、紗巾、口罩和眼鏡等物品遮擋風沙,防止沙塵顆粒進入口腔、鼻腔和眼睛,引發不適。且大風沙塵來襲時往往空氣干燥,人體容易出現咽喉干癢、嘴唇干裂、皮膚瘙癢等不適,注意多喝水、多吃水果,迅速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。
(受沙塵暴影響的北方城市)
來源:經濟日報
記者:郭靜原、黃俊毅
聲明: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
—點擊“綠化養護”了解更多—
廣東怡軒園林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綠化養護服務和綠化工程,同時提供園林景觀設計和綠化苗木的供應。一站式綠化養護服務,專業的服務品質、口碑良好,是廣大客戶信賴的保障。如有需要,歡迎撥打服務熱線130-4708-8979或登錄我們的官網http://www.mgg123.cn在線咨詢,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!